任重书院第五期“H'ours导师下午茶”——杨睿之老师与逻辑之缘
发布时间:2015-11-06                                    浏览次数:588

任重书院第五期“H'ours导师下午茶”——杨睿之老师与逻辑之缘

20151027日下午,由任重书院学生自管会主办的第五期“H’ours导师下午茶”在本部6号楼H’ours咖啡吧顺利举行。哲学学院优秀青年讲师杨睿之老师与十多位任重书院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他与逻辑的故事。

下午三点半,同学们陆续前来,经过自我介绍的暖场后,轻松愉悦的师生下午茶便开始了。

原来老师与逻辑之缘是命运造化。高考时填写时热生物志愿的老师却进入了第六志愿哲学,也在偶然间发现自己逻辑学得特别轻松。老师说,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任务,而这个任务的达成往往会在多多尝试和他人的鼓励中达成。

杨老师的这番经历激起了同学们对逻辑学的兴趣,纷纷提问学习逻辑学对杨老师的影响。逻辑学对生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杨老师首先表示,比较欣赏休谟那种把学术与生活分开的做法。在生活中,他确实是一个比较理性自律的人。

杨老师拿起手边的奶茶打起了比方:“我一星期一般不超过2-3杯奶茶,因为这里面有大量的反式脂肪。”说罢杨老师又举了个例子:“有朋友问我:如果从此之后我只能选择吃四种菜,那会选择哪四种呢?”在同学们“西红柿炒蛋”、“糖醋排骨”之类的猜测声中,杨老师公布了他的回答:“我首先想到的是四种配方的营养液,通过它们之间的不同搭配来适宜不同时期需求。”但是这不意味着死板,老师说自己在读博期间的师生同门戏称自己是“逻辑浪漫派”,口号就是“不浪漫毋宁死,无逻辑糊涂活”所以,老师调侃说,虽然我一礼拜一般不超过两杯奶茶,但如果你们让我喝,我就喝。

 “不浪漫毋宁死”这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师觉得什么事情最浪漫,老师略作思考之后说“追求真理”。看着我们迷茫的眼神,老师从逻辑学本身开始了解释:二十世纪初,人类处在一个对理性事业无比乐观的时期。无论在物理学、数学还是哲学中都是如此。然而,随后的一系列发现与事件让人类对于理性的信心跌入了谷底。在数学中就是罗素悖论的发现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在一系列打击之下,许多人选择了相对主义、犬儒主义,放弃了理性主义。然而,哥德尔在证明了在数学基础问题上不存在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后,仍然相信对任何一个数学命题,人们终有一天能判定它的真假。在这片理性主义坍塌后的废墟上,有一些人仍然坚守着他们所能坚守的最乐观的信念并为之奋力前行。”能成为这些人的同路人,是老师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

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同学们的问题逐渐转向当下,大家聊起了机器与人工的问题。杨老师认为机器最大程度上的取代人工是必然的趋势,并且启发同学们思考:我以后的工作是不是可替代的?是不是可以创造价值?杨老师说,复旦培养的人不应只是像机器一样的,而应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替代的。他还鼓励每一个复旦学生,无论文理,都至少学习一门数学,学习一门计算机。只有学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知道什么是不可以被机器替代的。

被问及大学生涯里最后悔的事,杨老师笑着说:“太多啦,比如没有参加过社团,总是宅在宿舍里玩游戏。”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大学一定要好好拼搏,无论是追求真理或美满的生活,都可以是很有意义的。人活着不能做一个牲口,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要活得有意义,并没有一个简单轻松的方式。

理科生,逻辑学。谈到与这样的字眼息息相关的人,我们往往会想到严肃、刻板。但杨老师的幽默风趣却颠覆了同学们心中的理科男形象,书院期待更多同学加入导师下午茶活动。,欢迎大家日后报名杨老师的哲学课一睹暖男风采。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要不要在下次的下午茶活动中也手捧一杯奶茶,和老师们来一场亲切的交谈呢?期待你加入我们以后的活动。









Copyright©2013 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2280 传真:021-6564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