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奖助育人实效、推进大中小一体化教育,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国奖学子宣讲团”于3月29日正式启动。这支由来自文、社、理、工、医等不同学科领域的43名国奖学子组成的榜样团队,旨在通过讲述复旦故事、传递学术精神,助力青少年将个人生涯规划与全面发展同频共振。
目前,成员们已完成新团员训练营的系统化培养,在实践转化阶段,通过专业导师的“一对一”指导,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成长故事,打磨形成兼具思想深度与感染力的定制化讲稿。截至4月,在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的支持下,半数成员已完成首轮讲稿打磨,内容既扎根复旦精神传承,又浸润个人成长叙事,通过创新的表达形式,将理论深度转化为青少年易于感知的青春话语,为后续走进中学课堂宣讲筑牢根基。






首批校园宣讲点燃理想之光
翁仕遠:用哲学与爱叩响青春跫音

用文科思维探索世界、用理性温度拥抱生活,在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来访我校的活动中,哲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翁仕遠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沉浸式叙事,让现场师生深刻感受到哲学思维的温度与力量。

她创造性地将复旦哲院的“驴背诗思”雕塑、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与自身的支教实践相串联,用三个关于“爱”的哲学隐喻来解析当代青年的成长命题。她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东西方哲学家如何以思想火种照亮颠簸长路,从中提炼出“哲学的终极价值,是让我们在技术统治的时代,依然能清醒思考、温暖生活、勇敢成长”的成长感悟;随后,她以“爱智慧”为线索,分享了自己在复旦学会爱、理解爱、传递爱的故事,用396封支教书信跨越山海丈量精神原野,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精神在西部扎根、绽放。

刘耀泽:在试错中雕刻成长的锥子尖

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耀泽则以“一个指数图、一个锥子尖、一个领航者”的三个故事破题,通过三条成长曲线,为青浦区东方中学的师生们分享了大学生活的深层逻辑。

他以高中成绩“过山车”式的波动曲线,揭示“享受过程比执着结果更重要”;以从自然科学试验班到转专业商科的生涯轨迹,诠释“找到锥子尖比盲目做球更重要”;以参与科创项目工作中的领航者计划,展现“热爱是突破舒适圈的最佳动力”,并与同学们共勉:要学会当“六边形体验官”,享受人生的每一段经历。

两场宣讲,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中学的校园里,激荡出绵延的涟漪。卓越而有趣的复旦精神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理念,与基础教育实践深度融合,激发出强烈的思想共鸣。
立体化激励机制激活榜样效应
为强化身份认同,助力持续成长,保障宣讲活动的长效性与高质量,宣讲团将进一步构建科学化、分层次、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
基础激励:入团聘任仪式与志愿服务认证
进阶激励:荣誉表彰
每半年统计活动参与次数与质量,为累计宣讲3次及以上者颁发“优秀讲师”称号,6次及以上者颁发“卓越讲师”称号。为每一年度参与次数累计排名第一者颁发“宣讲团特别贡献奖”。
荣誉称号 | 累计参与次数 |
优秀讲师 | >=3次(半年) |
卓越讲师 | >=6次(半年) |
特别贡献奖 | 年度累计排名第一 |
此外,宣讲团还将依托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调整,持续为成员们提供成长支持,形成“需求-迭代-追踪”闭环,保障团队持续活力。
国奖学子们在宣讲实践中
深刻诠释了——
榜样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
而是每一双愿意仰望星空的眼睛
真正的教育不是单向输出
而是点燃星火的共鸣
期待未来
更多宣讲团成员能接续薪火
让“自立自强、卓越有趣”的复旦精神
成为照亮青春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