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邀河山老师在复旦大学工会卿云厅举办了一场“乐听心声,感通点滴”音乐疗愈活动。心理健康中心教师、院系学工老师、辅导员、校保卫处、园区、餐饮等职能人员,以及青年复旦第十九期的队员共26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鼓乐操之,乐而胜之”。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参与者通过各种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此次活动通过非洲鼓、蛙鸣筒、低音鼓、沙锤和三角铁等乐器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感受。团体从最初乐声的嘈杂无序,到声音的逐步融合,最后形成和谐的节奏与乐章,大家一来一往,彼此理解,相互融合。接着,团体成员深度探索自己的乐器,敲击不同的节奏,使用不同的功能,团体的乐章更加灵动和富有创造性。最后,带领者引导大家放下乐器,倾听内心声音,进行身心放松,由最初的释放转入收束与平静。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纷纷自己对活动的喜爱。“自己对心理学很好奇,体验这个活动后发现音乐确实很神奇,可以舒缓情绪”,“现在的生活节奏很紧张,需要一些方法来让自己放松和舒缓心情,我愿意把这样的活动与自己的学生进行分享。”“食堂的工作节奏很快,就和活动中的鼓点一样,这样的音乐放松非常有效,他们也需要这样的一些形式来进行休息与舒缓。”

本次活动是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润心启慧•培根铸魂”心理文化月系列活动的一场,活动从“五位一体”全员健心育人的视角出发,让学工队伍、心理老师、园区等相关条线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强化积极正向和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