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复旦大学于2024年12月20日在逸夫楼召开了“创新与发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专题研讨会”。上海8所高校“一站式”牵头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研讨会,共同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深入探讨了试点工作以来的实践经验。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心)副主任马成瑶的分享主题是《以“双院协同”的书院建设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介绍了上海大学的社区育人传统,2019年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后,发布了《中共上海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本科生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建设“双院”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书院课外培养体系、推进百千导师进书院、提升育人管理服务环境、推动学生“四自管理”体系化、打造特色鲜明的书院文化六大方面入手,以书院为核心推动育人合力。马老师特别分享了自己对于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思考,引发现场专家们的热切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中心主任谢青分享了上海师范大学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新模式,重点介绍了独具特色的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中心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从探索党建引领新机制、拓展协同育人新路径、营造校园数字新生态、提升多维联动新效能四个方面分享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建设思路和取得的成效。

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小莉分享了同济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同济大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要求,现有三种模式并行运行:1.0版本是在社区全方位配齐完善宿舍软硬件设施,实现丰富多样的社区功能;2.0版以宿舍楼群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功能齐全、富有特色、类型多样的育人空间和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空间功能和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喜好;3.0版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将党建元素、思政元素、文化元素和品牌活动等嵌入学生社区各空间,育人队伍和资源丰富,空间功能规划更加体系化。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杨艳红从社区基础、机制设计和品牌营造等三方面简要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一站式”试点思路,重点结合2023年6月发布的《华东师范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分享了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即着力建设学生党建前沿阵地,打造价值引领“先锋社区”;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打造师生联动“共享社区”;建设智慧服务创新基地,打造数字增效“智能社区”;建设平安校园样板高地,打造宜居乐活“幸福社区”。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崔姗姗介绍说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等,在“一站式”建设过程中突出“共建”,深化党建引领机制;突出“共育”,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突出“共融”,贯彻文化育人理念;突出“共治”,打造高效治理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瑛介绍了学生社区管理体系和建设经验,上海中医药大学宿舍楼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架构,各楼栋设一个牵头负责学院,在楼栋内派驻楼辅导员;将中医药文化与学生社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充分融合,健全队伍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教育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的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实践园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冯昕分享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构建“5+5+X”学生社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具体是指“德、智、体、美、劳”五育元素融入到社区文化育人时空,打造出“梦享家”、“创享家”、“悦享家”、“理享家”、“思享家”、“艺享家” 等“社区X享家”文化空间,着力推进学生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和家国情怀。

各高校分享交流后,与会人员聚焦工作模式,围绕体制机制设计、工作难点痛点和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最后,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长盛情和研工部部长陈洁分别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管理模式的革新,更是全员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各所高校基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设经验非常值得复旦借鉴学习。希望借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上海市兄弟高校在资源共享、人员培训、模式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