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亲爱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秋夜的光华楼中传来悠扬而绵长的歌声,上海轻音乐团、书院LUMOS合唱团以及所有热爱音乐的师生们共同唱响了“冬日的同一首歌”。

2023年11月25日晚,由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艺术教育中心主办,上海轻音乐团、复旦大学书院LUMOS合唱团协办的复旦大学美育系列讲堂“大美中国”第四讲之《我@轻音乐》在光华楼东辅楼吴文政报告厅面向复旦师生们拉开帷幕。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老师,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岳娟娟老师、副主任包春雷老师,党委学生部副部长李颖老师,上海轻音乐团书记、团长董德平老师,复旦大学学生交响管乐团、书院LUMOS合唱团指挥乔靖老师等和学校开展美育教学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职能部门一同出席了活动,和书院学子聆听音乐之雅韵,昭隆中华之大美。
以美育人:携手高品质宝藏音乐,让“美育+思政”有根有魂
为了更好地推行书院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复旦大学组建了书院特聘导师队伍,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诸种艺术门类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海轻音乐团展现乐器与声乐的多样魅力,团长董德平老师也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主题讲座。

上海轻音乐团成立于1986年,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有大型流行音乐表演团体,也是上海第一家进驻浦东新区的国有文艺院团。自建团以来,上海轻音乐团始终以乐为笔,书写一段段“音乐奇缘”,1000 多首代表作品成为一代代国人的音乐启蒙与心灵休憩的港湾。在长期演艺活动中,上海轻音乐团以精湛的艺术造诣、严谨的团风、丰富的曲目和对艺术普及的高度责任感成为当代中国广受欢迎的音乐表演团体之一。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老师为董德平老师颁发我校特聘书院导师证书。这是复旦在音乐美育思政教育的全新尝试,标志着上海轻音乐团将与复旦大学共同推进美育工作,形成文化培育的长效机制。
以乐化人:用音符与脚步丈量祖国,让“大思政课”有声有色
在一曲富于灵活性与力量感的经典爵士乐曲目《chicken》过后,董德平老师向同学们逐一介绍了上海轻音乐团的基本组成与演职老师们。从金属音色的萨克斯、尖锐辉煌的小号长号,到兼具科技与创意的键盘、动感新潮的架子鼓,学生们逐一了解了诸种乐器在“轻音乐团”的作用,逐渐进入“轻音乐”的世界。在董德平老师的讲述与风格多样的演奏中,“上海轻音乐团”之“轻”内涵丰富得以凸显。

一“轻”在于音乐风格“轻”松“轻”快,深受青年人喜爱。圆润明亮的民族唱法深情地描绘着今天的万家灯火、明天的无限未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强军战歌》两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歌手浑厚通透的美声唱法的加成下,更见苍茫辽阔的草原豪情与英姿飒爽的军旅豪气。才华横溢又风趣幽默的音乐家们还与学生们频频互动,在击掌游戏的伴奏下使音乐如此熨帖着听众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们一次次重返音乐第一次击中内心深处的那一刻,在演奏中获得乐趣与体悟。

女声独唱:《芦花》《灯火里的中国》
演唱:陈美玲老师

男声独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强军战歌》
演唱:李再耀老师

女声独唱:《青藏高原》《莫尼山》
演唱:高山老师
二“轻”在于上海轻音乐团争做“文艺‘轻’骑兵”,通过高水平的文化惠民演出,让轻音乐在祖国大地唱响。董德平老师从一块“豆腐块”被子说起,回忆自己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学习的生涯,并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作风精神带入上海轻音乐团的演出中。他向师生们展现了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活动的照片,相片中新疆的老人孩子们深深沉醉于音乐的世界中,音乐成为联结沪喀两地友谊的桥梁,百余场演出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传统文化以音乐的形式传遍喀什四县的每个角落。现场的师生们在听了董德平老师讲述的沪喀两地的音乐奇缘后,都动容非常,再次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神奇伟力。

三“轻”在于音乐的审美作用。董德平老师笑着说,“多听上海轻音乐团的音乐,让人越来越年轻”。成立37年间,在乐团创始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著名作曲家屠巴海、著名指挥家孟津津、著名歌星沈小岑、著名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等前辈音乐人孜孜不倦地俯首琴谱、对音乐审美境界的不断追求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吉他弹唱:《青花瓷》
演奏:周仁杰

萨克斯独奏:《WALK TALL》
演奏:揭冰老师

女声独唱:《英雄赞歌》《鸿雁》
演唱:黄晓老师

男声独唱:《那就是我》
演唱:乔靖老师

合唱:《不忘初心》


一二课堂联动:师生共演青春华章,让“三全育人”机制有形有效
在活动现场,书院LUMOS合唱团指挥乔靖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男声独唱《那就是我》,并指挥合唱团的同学们带来歌曲串烧(《母亲的微笑》、《半个月亮爬上来》、《如愿》)。年轻的嗓音,优美的旋律、整齐的歌声,靓丽的形象,彰显了磅礴的力量和青春的朝气,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复旦大学书院LUMOS合唱团由各书院在校生组成,其创立始于复旦通识课程“合唱与指挥”,是第一课堂在书院第二课堂的延伸。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教务处的共同指导下,目前合唱团形成了依托《声乐(美声唱法)》、《合唱与指挥》两门通识课程、推动构建书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的美育育人机制,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和人文修养。合唱团的成员们用音符将似水柔情娓娓道来,展示出LUMOS合唱团扎实的唱功。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盛宴,更是书院美育育人的成果汇报。书院导师与学生们通过音乐深入开展体验式教学,展现青年风采,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粹,活跃校园音乐气氛,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双轨发展。

活动最后,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现场的学生们反应热烈,纷纷表示“音乐是很好的精神放松,听出了歌曲背后的故事”,更通过乐团的演奏,感受到了“灵魂的交响、心灵的共鸣”。来看看同学们的反馈吧!

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参与同学感想
第一次听音乐会,也是第一次这样深刻地了解“轻音乐”。萨克斯、小号、电吉他……当舞台上的每一种乐器先后奏响各自的曲调,回忆不期而至。上海轻音乐团,是“轻快”,是“轻骑兵”,是“年轻”,也是“轻轻”地来,却留下久久不散的云彩。我尤其振奋于每一次的互动:那不约而同的鼓掌,那不由自主的挥手,那同歌手呼应的歌声……演奏声止,余音仍绕梁。我想,这段独特的记忆同那对新时代、对党、对祖国的赞颂将久久萦绕于心。
——周子淇 2023级 中国语言文学系
今晚参加了我@轻音乐的活动,了解了轻音乐的相关知识与组成乐团的乐器,令我受益匪浅。我最喜欢上海轻音乐团的互动演出方式,在音波浪潮中随节拍击掌,摆手,大声跟唱,与歌手近距离接触……参加这次活动让我身上的压力冰释,在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培养了爱国情怀。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刘畅 2023级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复旦,总要听一场演唱会吧!今天晚上通过聆听上海轻音乐乐团和书院合唱团带来的表演,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音乐蕴含的文化、情怀与温度。音乐不只是音符,今晚的音乐也不只是简单的旋律,更蕴含着如今的大美中国,灯火里的中国,恰如所愿。
——周璇 2022级 大数据学院
我本是轻音乐的门外汉,本次演出让我认识轻音乐、走进轻音乐、爱上轻音乐。流溢的乐符乐曲在我面前、在我体内舞动,能够在周六晚上沉浸在器乐声和各色人声中是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向所有创作者致敬!
——吕奕辰 2022级 哲学学院

期待再次相约
大美中国美育系列讲堂
文案 | 张婷怡
排版 | 张梓萱
摄影 | 徐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