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链接
“短程家庭治疗在高校工作中的运用”2024示范中心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10


  根据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立项支持和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管理,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复旦大学)承办的“短程家庭治疗在高校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于11月6日-9日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顺利完成。


  本次培训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心身科)主任医师陈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素芳,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焦文燕医生,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钱捷主任担任主讲老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市31所高校的55位心理健康教师及专职辅导员,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5位外省市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参与了本次专题培训。

图片

  第一天的培训中,首先由陈珏主任介绍短程家庭治疗的发展历程、哲学观和理论假设。她指出,符合逻  辑与常理的方法不一定是有效的;很多方法看似在解决问题,实则加固了问题。短程家庭治疗的核心在于停止采取尝试未果的方法,转而采取来访者可接受的替代行为方案。陈珏主任在培训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理论讲解,使学员们对40年前起源于美国家庭治疗摇篮地的MRI短程家庭治疗(BT)有了一个初步且深刻的了解。

图片

  同日上午,课程隆重迎来了一位特别嘉宾———美国加州Palo Alto心智研究所(MRI)前任主任BT理论与实践国际顶级专家Karin Schlanger博士。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现场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向学员们分享短程家庭治疗聚焦、短程、高效的独特魅力。Karin博士表达了对学员们的期待,鼓励大家继续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深耕细作。

图片

  第一日下午,钱捷老师先邀请学员们以小组的形式建立联结,相互分享学习短程家庭治疗的原因及当前在工作中的困难,为接下来在高校工作中如何运用短程家庭治疗理论界定来访者的培训主题埋下伏笔。在随后的课程中,钱捷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短程家庭治疗理论视角下,谁是真正的来访者、来访者的位置,以及分别从背景、理论渊源和基本假设等方面讲解如何在高校工作中界定来访者。她指出,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常常具体而强烈,因此在众多方法中选取适合高校环境的心理干预策略尤为关键。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学员们对为何在高校工作中运用短程家庭治疗理论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图片

图片


  第二日上午的课程由上海市精卫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彭素芳老师主讲。彭老师讲解了短程家庭治疗中“为咨询定调”、“如何界定问题”、“初始访谈”等内容。彭老师结合案例帮助大家理解短程家庭治疗的概念与运用,示范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关注互动变化。在授课过程中,各位老师不断提出精彩的问题,而彭老师也给出了极具针对性且细致的回复,大家对短程家庭治疗的理解在互动中不断加深。

图片

  第二日下午的课程中,钱捷老师首先就短程家庭治疗与中国的文化适配性与大家交流,指出短程家庭治疗是非常适合高校咨询框架的心理干预方法。随后,通过一个模拟案例的现场演示,大家进一步理解了短程家庭治疗与其他理论取向的差异及独特之处,感受短程家庭治疗为咨询工作带来的意想不到进展。随后,学员们再次回到各自小组交流互动,分享两天来的学习感受,生活中改变的经验,并进行模拟演练。

图片

  第三日上午的培训由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焦文燕医生主讲,内容围绕短程家庭治疗中“来访者的位置”和“制定干预方案”两个主题展开。焦文燕医生首先请同学分享过去两天学习中最有感触的一点,并邀请大家去体会分享者说话、行动的时候,分享者所处的位置,由此展开了对于来访者位置的讲解。随后,焦文燕老师将学员们分成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练习如何确定来访者、来访问题、来访的位置等,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和提升技能。

图片

  第三日下午的培训中,钱捷老师首先就如何评估和识别来访者的位置做了进一步讲解,并邀请助教老师与学员进行现场模拟咨询,让学员们对短程家庭治疗的咨询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图片

  随后,钱捷老师和焦文燕医生与学员老师进行了三轮现场模拟咨询,为学员示范如何确定来访者、来访者的位置、来访问题以及创造咨询的可操控性等技术。


  第四天上午的培训由焦文燕医生讲解如何制定干预方案以及干预的原则。焦医生首先邀请了三位老师上台玩了一个小游戏,两位老师背对背靠着,另外一位老师要想各种方法让他们自愿“分开”,在游戏过程中让学员们体验如何让有效的干预方式运行。随后焦医生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制定干预方案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干预原则,讲解过程中穿插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并进行了精彩的答疑。最后,学员们围绕焦老师提供的案例,进行了分组模拟演练,沉浸式体验和尝试完成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图片

  第四天下午的培训中,钱捷老师围绕“短期家庭治疗在高校工作中的运用:危机情境下的多方联合”这个主题进行了授课。课程的开始,助教老师通过电影《刺猬》的片段解析,和大家一起感受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短期家庭治疗思维。随后钱捷老师与学员就辅导员学员带来的一例校园学生心理危机模拟个案的处理进行了现场演示,让学员们通过案例演示,对如何在高校危机情境下运用短期家庭治疗思维有了具象化的感受。随后大家进入小组讨论,分享四天培训中的收获并展望如何将收获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图片

图片

  临近结束,本次示范中心专题培训活动负责人钱捷主任邀请四位组长就四天的培训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并为此次参加培训的老师颁发证书。

图片

  至此,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复旦大学)承办的“短程家庭治疗在高校工作中的运用”圆满结束。在四位主讲老师精彩的授课过程中,学员们不仅了解了短程家庭治疗深厚的理论底蕴与相关概念、原则、技术,并且通过丰富的案例分享、现场模拟咨询、小组练习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短期家庭治疗聚焦、高效、灵活的魅力,为将所学转化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有力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

学员感言

  BT短程的特点符合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性,解决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非常紧急且必要的事情。BT强调的“去专家立场”,给我很大启示,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咨询老师,跟学生的谈心谈话可能确实存在老师过于强势这个问题,所以给了我一个很强的警醒。另一方面,平时在与学生咨询的过程中,从没有想过“来访者”是谁这个问题,但这其实是不对的,找到来访者,对于解决问题会更加高效。

——上海电机学院  张强


  通过前两天的培训,我深深领略到了BT高效、灵活、聚焦的独特魅力。它以具体问题为锚点,以推动改变为核心,时而四两拨千斤,润物细无声;时而以退为进,以柔克刚。BT不仅非常适合在高校心理咨询中运用,其逻辑与方法还能巧妙融入日常生活,让我受益匪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张羽彤


  BT提供了一个特别清晰甚至是简略的推动改变的理念,以最有动力的来访者为核心去推动系统发生变化,而且一点点的变化就够了,不需要“打开所有的门”和进一步处理“门后面的所有问题”。这是一个特别有力量、有方向的理念。

——北京大学医学部 周雨禾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安排,会务安排非常舒心,讲课老师和工作人员都花了很多心思。也让我有幸接触到了一个对我来说新的流派,而且是在高校咨询中很好用的技术,希望能在后续工作中好好实践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 杨安博


  感谢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的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加深了我对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解,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已经在高校工作了几年的专职咨询师,BT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看待咨询、理解学生的角度。期待继续深入学习BT!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邱娟


  每位主讲人都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和实用的建议。特别是陈珏教授和钱捷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培训中的互动环节也设计得当,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复旦大学 杨娅雯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短程家庭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的不同之处。传统心理治疗往往关注问题的来源和背景,而短程家庭治疗则更关注问题是如何维持下去的,以及来访者和周围人试图解决问题的行为是如何维持问题存在的。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困境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而是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当。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武莹莹


  聚焦、人本、资源取向、灵活,这些都是BT的特点,作为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着急,也不要想做太多,小处着手。

——南京师范大学 向莉莉


  1.上海高校心理工作专业性很强。2.能从组织者精心的培训策略里感受到发自内心的传播BT与热爱。3.满意的部分实在太多了,专业、组织、策划、安排感觉都非常棒。专业的培训参加了不少了,这次复旦之行收获很多,我很惊讶作为高校心理中心可以办出比卫生系统、商业培训机构等其他单位质量、体验高很多的一次专业培训!!!努力从模仿开始,我学到了太多。

——中山大学 陈晓宇



文案 | 张羽彤 王婷 张岳 夏泽敏 刘晓会

排版 | 程浩云

指导 | 钱  捷


Copyright©2013 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2280 传真:021-6564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