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9时,复旦大学-五角场街道2025年新生骨干培训班大学生暑期挂职实践见面会在五角场街道国定支路睦邻街区人人讲堂顺利开展,新骨八期学员赴五角场街道暑期挂职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唐颖花、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睿出席见面会。第一批赴街道挂职的新骨班学员、五角场街道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带教老师共同参会。见面会由五角场街道社区党群办公室主任李燕萍主持。

▲复旦大学—五角场街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见面会
活动伊始,李燕萍主任介绍了本次实践的总体安排。她指出,本次实践岗位涵盖街道党政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团工委、城运中心、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一线窗口单位,此外还包括多个基层居民区。她希望同学们通过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五角场街道的区情、社情与民情,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李燕萍介绍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望道班的罗彬诚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以一位大一学生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骨干”的理解,表达了从基层治理这座“大课堂”中汲取智慧、增长见识的期待。他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深入了解服务基层的实际工作场景,在街巷里弄中体察民生冷暖,进一步坚定“把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望道班罗彬诚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随后,五角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滕晓颖作为本次实践的带教老师代表发言。她指出,社会实践是学业培养的重要一环,也是青年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重要契机。街道工作紧密关联百姓日常生活,因而是一个充满生活温度的大课堂。她鼓励同学们把这次实践视为感知社会的窗口、锤炼自我的平台,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带教老师代表、五角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滕晓颖发言
交流结束后,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睿、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唐颖花分别致辞,并对本次实践寄予殷切期望。
陈睿副部长首先感谢五角场街道对实践活动的全力支持,并结合工作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成长体会。他强调,此次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生动实践。他向学员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以红色基因铸魂,在实践中淬炼本领;二是以初心使命砺行,在服务中厚植情怀;三是以纪律规矩为纲,在工作中严守底线。

▲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睿寄语
唐颖花书记对复旦学子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校地共育”“青年成长”“实践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展望。一是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凝聚人才与创新活力,激发五角场街道商区、营区、园区、校区、社区“五区”融合发展动能;二是鼓励同学们在深入社区中增长才干、勇担责任,在服务民生中绽放青春光彩;三是要求带教团队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实践指导,确保挂职实效落地,为青年成长保驾护航。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唐颖花寄语
见面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在“人人讲堂”前合影留念,揭开本次实践的“第一幕”。

▲第一批挂职实践学员和参会领导、带教老师们合影留念
会后,同学们参访了国定支路睦邻街区。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区服务对象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工作日上午,老人和儿童会聚集在人人会客厅、人人书屋等空间内,享受公共文化与社会服务。人人会客厅不仅提供党建、社会保障、法律咨询等服务,还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中医调理、手机摄影、手工编织、绘本阅读等课程。

▲第一批挂职实践学员和参访国定支路睦邻街区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青年了解国情、锤炼本领的“鲜活课堂”。此次暑期挂职实践,将引导同学们在实地调研中倾听民声,在一线服务中感知社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深化理解、增长才干。愿新骨班学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基层一线写下青春无悔的注脚!
图文丨林家熠、文兴怡